Total Pageviews

Friday, May 13, 2011

关于加藤嘉一和贵族教育


毫无疑问, 曾经想做模特, 在日本国内一直"郁闷"的加藤嘉一, 自从毕业北大, 在中国转行成为敢说直言的话题人物后, 取得了公共知识分子般的巨大成功. 中国人对日本民族一直有着莫大的好奇心, 加藤之六年北大虽为不速之客, 但有朋远来, 也是不亦乐乎.
加藤进入我的视野是在他发表了数篇关中国教育特别是北大的评论以后. 加藤文中的观点引起了广泛回响, 轩然大波. 人们有一种又一次发现了的真理般的喜悦. 对, 北大不是一流大学, 北大不自由, 北大没有贡献什么重要人才, 北大的学生也不是精英, 北大人没有公共意识, 北大人主要打算出国, 不知道回报...如此种种, 醍醐的清香欲灌顶.
有人说中国的21世纪, 进入了生物的时代, 进入了光电的时代, 进入了国际化的时代, 进入了城市化的时代, 按我看, 这些其实都远远比不上"公共知识分子快餐"时代, 从韩寒, 到李鹏承, 到加藤. 人们一方面对体制内的专家学者一脸鄙夷, 嗤之以鼻, 一方面对那些来历不明的大众知识分子百般推崇, 满加赞誉. 其实公共知识分子们之所以受到崇拜, 和他们来历不明的"草根"化倒没有什么关系, 更主要的是他们迎合了群众的情绪需求. 如果能加以事理分析, 说出了群众们"想说, 却说不出的话", 那就更是上乘了. 至于体制内的专家学者, 即使偶尔实事求是, 但经常说一些群众不想听, 不爱听的话,  遭到唾弃实在自然.
什么是群众爱听的话呢? 当前, 群众主要的需求, 是发泄长期压迫下, 对执政党和制度的抱怨和不满, 因此群众爱听的话, 自然要能帮助他们发泄如此的不满. 直白, 戏谑, 嬉笑怒骂, 插科打诨, 甚至流水账废话, 能起到效果, 都买单. 因此群众看文章, 真的不是在看字识书, 他们是在买药, 买一种治疗抑郁症的精神解药. 
为了发泄抱怨和不满, 最有效的手法是"先制造一个完美的正面对象, 再制造一个完美的反面对象". 对正面对象, 手法是比较, 凸显差距,好讽刺挖苦; 对反面对象, 手法是指桑骂槐, 好发泄, 苏联, 北朝鲜都不幸躺着中枪. 虽然公共知识分子们有时候只是直抒胸臆, 并无刻意摆弄, 但此二般元素却总能在迂回婉转之中杀出血路, 强吻观众.
关于公共知识分子书制造形象,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崔永元了. 崔永元从实话实说栏目退出之后, 潜心修行, 拍摄长达数万小时的纪录片, 讲述中国尘封的历史和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对自己这片土地严谨求真的同时, 他却对大彼岸的理想过暴露出可笑的无知. 崔永元列举美国的好处时, 以MOBILE手机运营商为例, 说在洛杉矶,9.9美元就能打一年的电话,我想在场所有UCLA的同学都笑了. 又说美国所有人都接受了高等教育, 都有好的素养, 都关爱花花草草, 都遵守秩序, 政府雷厉风行,政令开明,我想在街上伺机抢劫的黑人大哥笑了, 倒卖衍生品的华尔街也笑了, 最后连陷入党派利益泥沼各种改革搁浅,差点宣布美国政府关门大吉的奥巴马都笑了.
美国的社会也是个吃人的社会, 美国社会暴露出在政府, 民主, 教育, 医疗方面的问题让中国人可能都自叹弗如. 因此对于美国, 如果只是为了丑化而美化, 为了讽刺而解读, 为了发泄而仰慕, 就显得有些可耻可笑了. 
很不幸, 加藤并不是例外.
在加藤最新近作, 中国改怎么办北大中, 加藤毫不掩饰的流露出对西方精英教育制度的羡慕, 他说道: 
"在美国,最好的大学一般都是私立大学。他们收费是贵族化的,每人每年至少3万美元,好学校还会收得更多.......但美国中产学生要想进来圆“美国梦”,必须拿到奖学金才行。"
加藤认为, 要办好中国大学,就要学习美国的贵族私立大学, 不但要学习他们的招生制度, 还要学习他们的学费,这样才能保证好的"学风". 他批评道, "中国就完全没有这一套保障校风的招生制度。中国教育体制是在阶级分化之前形成的,大学录取只看高考成绩". 他推崇道, "(美国)这些贵族化的私立大学"校董会控制着奖学金这个'一步登天'的途径,实际上就是为上流社会选择新的成员" , 最后的结论是: "要学美国,就必须从根本上学起,把美国的招生制度照搬过来,即提高文科的学费和奖学金,以奖学金为杠杆调整学生的价值观。"
我不知道加藤有没有来过美国, 有没有读过美国的"贵族"私立大学, 究竟认识了几个"美国贵族精英" 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我在美国生活1年, 虽然就读一所穷人家的孩子才来的学校, 为美国上等社会所不容, 为美国上层精英所不齿, 也常受到美国精英名校的人讽刺调侃, 说出来名字还可能玷污了精英们身上流淌着的贵族圣血, 但我知道, 美国教育的精英化和贵族化, 恰恰是导致这种两极分化局面的罪魁祸首.
精英化了的美国名校, 作为高等教育的脊梁, 调节校风学风的杠杠居然是钱, 不禁让人脊背发凉, 果然"脊凉".对上层家族而言, 因为有钱, 他们自然不用发愁, 生出的下一代可以毫无悬念的进入常春藤, 继续他们的贵族生涯, 延续血统. 因此美国的精英们从来不用担心自己的孩子上不了学, 对公共教育的支出逐年减少, 如此短视的行为, 最终的结果就是美国公立学校资源枯竭, 师资衰败(主要是中学和大学), 美国大部分中产阶级的孩子, 只能被迫进入当地的"次等"公立大学读书, 从此断绝了进入上层社会发展的机会, 社会的MOBILITY 为负. 公立教育不是因为"公立"而次等, 而是因资本家的贵族情怀而"被次等"; 公立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不分阶层的服务最广大的群众, 才能让整个社会得以进步. 教育资源是公共才有意义, 被垄断了则毫无意义. 这一点"先进"的美国人不可能不知道, 然而美国的精英们为了自己的利益, 还是冲昏了头脑. 私营精英大学光辉下美国公共教育事业的衰败, 最终受害的只能是全体美国人本身. 
当然, 美国的私营名校也是允许极少部分的中产学生加盟的, 就好像中世纪的欧洲贵族们, 也是有可能有一些新鲜血液的.但对于没有钱的中产阶级, 自然是要通过上层阶级层层训练筛选才能入围. 加藤直言不讳的说, 精英学校的校董可不只看成绩, 他们更看重那些有利于上层社会的特定素质. 只有你具备了这些素质, 你才有机会进入名校, 拿到奖学金. 换言之, 你要满资本家们的意, 要能成为维护资本家利益,维护资本主义的可造之才. 可以想见, 那些在PS里说自己要给富人加税, 给去中国剥削劳工回来赚取300%利润企业惩罚的人, 是肯定进不了长春藤的. 而且, 你拿到了奖学金, 还得知恩图报, 你要报答社会, 更准确的说, 是报答这些资助你的资本家们,为资本主义社会添砖加瓦. 而那些资本家的孩子们, 没有拿过奖学金, 当然就不必要"知恩图报"了. 虽然他们的钱财大抵都是通过对冲资金, 衍生物, 剥削发展中国家劳工, 剥削美国中产阶级来的, 但他们拿到的钱是天经地义, 是资本主义的法理自然, 神圣不可侵犯; 从这些钱里拿出来的一部分奖学金, 那可就不一样了, 受惠者可是一定要感激涕零啊. 为什么? 因为你来自于中产阶级, 因为你妄想加入我们而成贵族. 
不知道是加藤的中文欠好, 还是我理解有误, 加藤的这一系列关于奖学金, 精英, 上层社会, 中产阶级的教育论断, 让人竟生出一丝惧意. 能谈笑风生说出钱控制人, 钱控制教育的人, 能轻松几笔把阶级剥削, 阶级压迫当作法理自然的人, 那该是有多么的可怕啊.
中华文明最有创举的制度, 就是科举制度.大学的录取, 一个人人生命运的攸关, 一个人由下向上改变社会地位的桥梁, 只看成绩, 不看人, 不看你的长相, 不看你有没有企业家潜质, 不看你会不会拉票, 会不会演讲, 符不符合贵族的利益. 这种制度在最有可能培养出颠覆者, 而不是顺从者和奴隶. (当然当朝是特例, 但这和高考, 和我们大学的录取方式无关) 且不论科举制度考试的范围和选材, 的确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 但正因为科举制度的存在, 中国才真正消灭了贵族阶级. 一个贫寒出生的学子, 可以做当朝宰相, 这在欧洲文明简直不可想象.2000多年来 中国的政体循环替换, 但皇帝从未实现真正的专权, 治, 底层社会可顽强向统治阶级渗透, 不治, 人民大众又可揭竿而反. 以至于<世界文明史>的威尔·杜兰也说:"西方中世纪贵族政治中所体现的由血缘出身来决定的等级差别不同是,科举制本身强调的是平等精神"
中国的高等教育, 究竟是应该坚持历史沿袭下来的"平等精神", 还是"照搬"西方人遗留在美国的贵族精英情怀, 搞什么贵族教育, 私营教育, 资本家教育, 这一时可能还难以回答, 我们不妨换一问, 倘若北大真的采纳了加藤先生的建议, 成为精英贵族学校, 那我想, 6年前的加藤先生还能否进的了北大呢? 是靠家财万贯, 还是靠骨子里流淌着的为资本主义贵族精英效命的忠贞血液.

BO 
2011 5 1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