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Friday, April 22, 2011

中国实验班究竟在干什么实验


大实验班
不知道曾几何时,实验学校,实验教材,实验班(提高班,竞赛班),就如今日赴美赴港出国留学的风潮一样,如雨后春笋一般,从无到有,一夜之间铺天盖地: 横批竖挂,蔚为壮观.
如今的人,或多或少都和实验班有种种渊源.你很难找到一个没有经历过实验教育的人.小学或许没有(当然小学,也有实验小学),中学是实验中学,不够,里面还隐藏了一个实验班.高中更加不用说了,奥赛班,强化班,实验班,铺天盖地.如果说,前高考教育中"实验班"的风行和高考备战有关,那么大学中的实验班就让人有点难以理解了.清华有"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最近此班一位09级的本科生在100年校庆上讲了话.不知道这算不算也是一种实验.
北大有元培班,清华有基科班,(当年保送没去,不然也能同享100周年盛宴了),科大有个少年班.当然他们都是实验班中的战斗班, 实验系统的旗帜. 紧随其后的各专业实验班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这些从名称上听上去, 让人无限遐想的"班",从广义上讲,都可以说是实验班.
说到大学实验班,我不得不提到浙大.浙大,是一个比较适合找教育界奇葩的地方. 且不说"超常人才培养基地"的成立,引来无数英雄竞折腰, 就看浙大各种特色班级的名称, 如电气学院的爱迪生班, 农学院的神农班, 我们都不免拜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 当然我此文的目的不是嘲笑, 仅为举例, 从本质上看,这些班级虽然有些东施效颦, 但他们的本质和蔡元培, 竺可帧, 少年班, 没有什么区别. 我只是无奈教育者们的创意,的确没花在该用的地方,一不小心就超出常人想象.
实验班在干什么实验?
面对如此缤纷众多,名目巧立的实验班们, 人们不禁要问,实验班里究竟在干些什么?
实验,故名思义,就是对新事物的探索和尝试. 放在教育界,那叫做教育改革. 因此,实验班理应承当对中国未来教育改革先行探索之责任. 然这却并非当前中国广大大学实验班规划者们所做的事. 所谓实验班, 根本就没有在进行什么实验. 所谓实验, 只是将最难的课程,最好的老师,最国外的教材,和一群分数最高的学生,杂糅在一起而已. 这是一种精英教育, 说好听, 是应材施教;说不好听,就是资源聚集, 特权划分, 以此为噱头, 骗取考生的虚荣. 一般进入实验班的同学, 根本不知道实验之所以然, 都是冲着实验班的名气. 而这些同学本身,又在精英环境下发酵, 往往自诩高人一等. 实验的结果,一般是不可预知, 是需要牺牲, 探索和检验的; 而进入实验班的同学, 却认定了自己比别人厉害, 期望比别人高, 更唾手那些最为功利的东西(高中实验班=清华北大; 大学实验班=就业,出国). 实验班"实验"的本质可见一斑.
在国外的大学里,我们是难得听见实验班这种名字的, 然而高质量大学的学生, 通过系统稳定的学习, 成材的比率到没见得落后于国内的这些实验班精英们(实际上反而要高很多). 在教育质量本身落后,重研轻教,重分轻教,重虚荣轻教, 重既得利益轻教的教育市场中, 办什么"实验班",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矫揉造作, 无病呻吟.
实验班的名讳, 还让人产生一种误解, 那即: 这个教育体制中, 一定有些什么难以克服的障碍, 有些难得预料的结果, 才让人不敢贸然实践, 一定要借用"实验" 之名. 然而现在实验班所推行的那些实践, 真的有这些所谓困难么? 学习高质量的教材, 聘用高水准的教师教学, 这些原本教育者的基本义务, 到了他们口中, 竟成了难得新奇的宝贝东西.如果说"实验班"的这些理念普及起来真的有什么困难的话, 那就是某些教育者们瓜分教育资源的特权意识.
在实验班中,我们看到,思想政治课还是要学,高考还是要考,GPA还是第一重要.我真的没看出来, 在中国教育急需整治的领域里,他们究竟做了哪些实验. 如果这是一门实验课, 他的实验名称和实验目标可以拿满分, 但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都是不及格.或许真的如某人所说,中国的实验班,就是把一群人丢进最激烈的竞争里,看看有几个人能活着出来的生存实验.
实验班成效
如果实验班就是一个中国特色的资源划分特权集体的话, 那么毫无疑问, 他其中的每一个学院都享受到了特殊利益. 他们被认为高人一等, 与众不同, 是兴奋剂下催生出来的芽孢. 他们享受特殊的教育资源, 学识普遍都比别人都要高. 我们都是实验班的孩子, 我们都是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 
从实验班出来的人,大多的确都很有成就, 即便只是学业上的. 实验学校实验班的学子, 上了北大清华; 北大清华实验班的学子, 去了哈佛剑桥. 因为他们手握教育资源, 能做到这些, 并不异常. 然而这些人然后呢? 实验班的孩子, 相比他们那些没有实验班的前辈们, 相比30,40年代那个风姿招展的年代, 那一群清华100年校庆至今还在念叨着的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大艺术家们, 的确要逊色很多.
作为一个根本就无心实验的集训班, 交出这样一份白卷, 实在是情感上难以接受,法理上纯属自然.
真正需要的实验
中国的实验班, 唯一的益处就只剩下"因材施教". 或许连因材施教都不达标, 国内的教育水准, 哪怕是最牛逼大学的最牛逼的班,还是远远比不上国外发达国家的一流高校. 这一方面是长期应试教育的恶果, 一方面也是中国人急功近利, 口是心非"重视教育"的直接产物. 然而中国举全国之力所办如此众多的实验班,历时数十年, 并未给社会创造像扎克伯格这样的大企业家, 其罪魁祸首还是在学校之外, 社会本身. 
中国社会的当下潮流, 做到大, 只有像百度这样的类流氓企业才能生存. 做艺术, 如艾未未, 一旦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 官媒讨伐, 牢狱之灾. 做科学, 如饶毅, 也难免要谄上瞒下, 遵守中国"特殊"的游戏规则. 即便你委曲求全, 又不失学术贞操,做出了极大的成就, 充其量, 也就好比钱学森李四光那样, 作为党国向臣民炫耀的棋子罢了. 如此之社会, 行教育学术之名, 成统治臣服之实, 即便一个再有前途, 再充分实验过的优秀苗子, 植根到社会的土壤中, 最终的结局就是枯萎摧残殆尽. 
当下中国, 实行"社会实验", "政治实验", "民主实验", 才是当务之急, 学生的教育才有自由, 学生的知识才有所用, 学生的成长才有前途. 用"教育实验"做替罪羊, 转移注意力, 回避问题, 隔靴搔痒, 缘木求鱼, 办了这么多年, 毫无起色, 也就不足为怪了.

BO

Saturday, April 16, 2011

时间和空间

说一些我这个门外汉的一些蠢话。

我们先谈空间。在物理发展的相当漫长的岁月中,时间都被当作一个无关的变量(虽然经常对它求求导,算时间演化)。而在物理的建构中,几何对物理计算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力学中的力平衡几何问题就不必说了,说电磁场,最经典的静电理论就是一个求解电荷分布电场/电势的问题。即便是量子力学,矢量算符从根本上说也带着几何的气质,互异,旋转(对称和群论。不要小看它,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前的大部分量子力学都是在讲它),角动量,标准基(含coupling)等更加是依赖于我们的基本几何。什么是我们的基本几何?我们的基本几何就是三维的欧几里德度量空间。
然后我们再谈时间。之前时间是作为一个和空间三分量独立的变量对待的。空间,时间,他们之间没什么事。然而自从相对性原理被觉察以来,时间,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已经被提升到和空间等价(on the same footing)的地位,构建出MINKOWSKI四维空间。如何等价,等价到他们在力学方程中必须是同阶(参见Dirac方程),否则就出现负数密度负数能量。MINKOWSKI多出来的一个轴,也就是反应等价性的时间轴;当中的“旋转变换”,就是所谓的洛伦兹变换。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波动方程中,我们有[时间2阶导-空间拉普拉斯算符]D‘alembertian算子,这里,时间和空间均为2阶。这或许暗示着波,就是四维时-空间的基本解。
时间-空间等价性的提出,或者说相对论的提出,是革命性的。是近代物理上最大的,没有之一的突破。光速第一次和时间联系起来;时间作为四维空间的一个轴,又和引力场,质量,质能关系联系起来。而引力是唯一一个和时空扭曲有关的四大力。这恐怕,也就是为什么引力无法在量子力学中和其他三力统一起来的根本缘故。
要解决引力问题,必定要解决时间问题。而时间和引力,能量,空间之间不寻常的关系,让人们困惑无解。现在人类对时间的了解,除了知道他是四维时-空间坐标的一个维度以外,别无所知。
什么是时间?为什么时间有箭头?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能破解大一统理论,人类操纵时空,往返未来也就不再是不可能。
解决时间问题,将是物理学界必须面对的下一个革命性课题。爱因斯坦在一定程度上,以他独特的天才和想象力,指出了方向。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物理学做理论,考的不是扎实的理论功底,而是要有突破现有理论的勇气和想象力。现有的理论已经错了,你还能指望从错的理论中推导出什么呢,更大的错误么?
最后我想谈谈今天我个人想到的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人更早提出的话,我不知道能不能叫做曾博问题)。对于时间,现在暂时似乎无解;对于空间,人们倒是痴迷于所谓高维空间。现在弦理论提出的假设,在数学上必须要高达11维才能解决。这究竟是否有必要呢?我们所在的”空间“究竟是不是高于三维呢?我想提出下面这个问题作为驳问:
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观察到任何2维的生物? 
如果我们所在的世界,是由11维组成。那么,作为物理演化的结果,生物本身遵守着物理规律,为什么浪费了这多余的8维,不能”看“到,甚至都感受不到另外的高维影响。我的问题其实是基于这个假设:生物本身应当利用到了高维的部分”信息“,而这一利用应当能从生物本身的结构/功能上得到体现,而这一体现的一个逻辑结果就是,生物本身应该就能感知到更高维,否则,这只能说明我们这个世界只有3维。如果你觉得这个假设和逻辑有一些FEEBLE,更进一步的,我们可以问,为什么从来没有人看到过2维生物?既然2维是嵌套在我们3维世界中的,而你又认为,生物可以比实际的维度低几维,而我们作为三维生物,具备向下观察2维生物的能力,这样以来,我们应当看到2维生物的事例才对,这就得到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观察到任何2维生物的悖论。
因此要想说明我们的物理世界究竟是否存在高维,寻找2维,1维生物(外星也可),是一个可行的方向。我们为什么从来没有看到过他们,可以称之为我的问题。至于STRING THEORY,只要他没有包含时间特质,回答时间的本质,我认为他提出的高维数学条件并不那么值得一信。

BO
2011.4.16 
Berkeley

Saturday, April 9, 2011

谨写给光电系飞跃手册

听闻光电系要出飞跃手册了,谨表祝贺。
光电历来就是浙大出国丰硕成果的摇篮。从我进入光电的那一刻起,就听说过斯坦佛的王乐乐学姐,拿到mit面试的施恩学长,去伯克利的邵如冰和罗曦前辈。就我们这一届而言,也有几位来斯坦佛和伯克利深造;11FALL的学弟们,我也听到了加州理工的好消息。。。但我这并不是藉由北美的牛校来夸耀。实际上,出国留学深造最重要的部分,是去到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力学砺行,心无旁鹜,和名校光环则没有什么关系。从培养博士生的水准来看,北美10-20所学校的实力相差不大,尤其术业有专攻(1),望各位申请时,不要心存偏见。但既然有名校,不少学子趋之若鹜也属正常,名校毕竟是难得的,既然拿到,宁可放弃其他学校专业上优厚的条件,也要去尝试体验一把,完全可以理解(2)。这或许就是所谓名校的魅力所在吧。
不论如何,就拿到OFFER的数目和质量而言,我想光电系写一本出国飞跃手册的时机,应当较为成熟了。
因此也有了这一篇拙劣的文章。数日前有人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心思给飞跃手册写一些东西。我可能有些惭愧。我写的东西,一不是关于考试,二不是关于如何拿高分,三不是关于陶瓷,最后也不是关于如何把握住机会选校:私以为,这些东西完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必多言。人们可能喜欢听励志故事,但从实践中看,这些经验鲜有实用的价值。去年有一个伯克利的教授过来招人,带上我们俩,今年光电则恐怕一个也没有。电气04年出过一个MIT,如果他宣讲过的话,我想我们电气应该至少每年一个MIT吧。浙大倒是时常有学生把握住推荐机会机会去了斯坦佛,拿了全奖。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或以出国为目的动因,方来讨教学习之法,我又以为大可不必,功利之余难以持久。有些人,是靠GRE高分拿到全奖,有些人是有发表文章,教授推荐,有些人则是成绩好,走进名校,但也有三者兼备,却和名校失之交臂的。人一辈子总要做一些事,是不要用这些现实的名利作动机的,否则会面临混乱。面对这些偶然孤立的事件,人们想要总结出某些受惠众人的经验规律,实在有一些牵强。因此我对这些东西,要做到避而不谈,谈,也是当反面例子谈(3)。这篇文章倘若是收录在飞跃手册中,恐怕是不能当作什么成功范文诵读的。
我这里想借用这一次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分析探索一个问题。他既是老问题,又是新问题。说他老,是因为这种问题我在校的时候就没日没夜的埋怨抱怨过;说新,是因为来美1年,综合身边的人和事,我又有了一点新的看法和体会。再三考虑,决定在此文中和盘托出,和大家分享。
它就是浙大光电系培养出国留学人才的客观缺陷问题
我是从大三之后转到光电来的。在进入光电之前,我认为浙大的通识基础课教育做的十分到位:工科大类培养,将来想学CS,做EE,读光电,都没有问题。数学分析,有很好的老师(当然不是那几个最受欢迎,给分最水的老师);C语言,有很好的教材;英语课就更不用说了,人才济济,师德兼备。加上我校选课自由,硬件设施充足,我想大一大二,倘若认真扎实的学习,将是所有浙大人收获最多的2年。
我因个人在工程中,更偏好物理的原因,选了光电系。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符合事实的。如今你在北美实验室放眼望去,没有人做科学实验不需要激光极其相应技术的,激光内外所包含的物理也是奇妙无穷,永无止境。然而课业却从大三开始急转直下。上课老师的质量,明显参差不齐了;教材,明显过时了;上课的内容和理念,明显落伍了;去上课人的明显少了,考试,也越来越水了。翘课是家长便饭,学了2年专业课,专业名词都不熟悉的人大有人在。
出现这样悲观的情况,究其原因,有主观,也有客观。对于要出国深造,学习坚实本领的同学而言,主观原因,你们要通过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坚强的毅力来克服;客观原因,更要通过富有远见和智慧的选择来避开,绕过。
我这里主要谈后者。
浙大专业课授课水平的落后具有普遍性。有数据表明,浙大参与授课的教职员工中,仅有不到30%达到国内同等一流大学专业水平,另外70%都是普通中专,省级普通全日制大学的教授水准,这是浙大四校合并后留下的恶疾,也是牵涉各方人事利益的顽疾。此外,浙大专业课程的设置权,并未完全转移到教授手中。因此专业课设置的落伍,行政化痕迹明显,虽满足部分老师和系所的利益,但对于出国人才的培养,却是大大的不利。
不幸的是,光电系并不是个例外。授课质量上,最典型的例子是《光电子学》这门课。我们不必对某些老师苛责,但可以负责任的说,光电系缺乏合适的人才来理解,整理和传授《Fundamentals of Photonics》这本经典教材。要知道光电子学是光电专业的支柱专业课程,如果授课水准粗制滥造,培养的人才还有什么层次可言?对能级,半导体,激光和非线性激光先进技术的一知半解,甚至毫无见解,是我们落后国外研究生培养要求的一个硬伤。
课程设置上,我们系的思维陈旧。在国外,光电专业,一般都是下属于物理系,或者应用物理系。四大力学要求可能过高,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电磁场和波,固体和半导体,非线性光学的课程应当是必修的。量子力学和电动力学是电磁场与波,固体和半导体的课程基础,非线性光学是这个世界为什么五彩斑斓,你为什么能操纵光子(波长)的理论基石。然而回顾我们的大三大四,人们不难发现这些最最重要的内容,恰恰是我们最最忽视最最薄弱的环节。受到历史原因,行政原因或者利益原因的干扰,我们还在许多并非同等重要的技术课上花费时间,在实验课很水的同时,这些关键性的课程却排除在核心之外。一言以蔽之,浙大光电系的课程设置,还是停留在上个世纪,光学工程的老旧视野之内,并未实现现代光电科学技术的实质转变。这给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飞跃,无疑设置了人为障碍。
来到这边之后,即便我学已过部分上述必要的课程,我的亲身经历还是让我切实感受到自己所受得教育之不足。缺乏实验上的扎实训练,缺乏对最先进技术的嗅觉(这是国内教育的通病),在大洋彼岸的研究生生涯,我感觉我的起步有一些茫然。如果让我能再选择一次的话,我不会后悔选择光电,但我一定会更加主动和有意识的去学一些关键的理学知识,培养一些真正必要的动手能力。
我想,我指出以上这几点,是给大家在极具偶然的申请结果面前酿造的欢庆和乐观注入一丝冷静。正视差距和现实,不满足于现在光电系现在的些许成果,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凡是计功较利的学霸,跳出学院的课程禁锢和水准局限,知己知彼,方可不殆。要真正适应国外高层次高难度的科研训练,就要对自己负责,就要从长计议,为完成知识和能力上真正的飞跃,做好充足准备。我想,”飞跃手册“中所说的这个“飞跃”,应该不仅仅是一次肉身的跨海越洋。
我关于其他大家更感兴趣问题的看法和文章,应当能在日至或论坛中找到。

(1)建议查阅国家科学院下属NRC给出的2010年度研究生项目评估
(2)参见《我上斯坦佛是一种缘分》,科大人所写
(3)写给LOSER

Wednesday, April 6, 2011

Pseudo and Real Vectors


Psedo Vectors are ones that commute with Patiry operation, namely
pi+ V pi=V
When we flip everything around a origin of a given coordinate, (using the active picture of rotations, where coordinates remain), those vectors are intact. 
Such vectors are L, B, usually ones that come out from a CURL, like L=rxp, B=CURL(A)
real vectors are real physical vectors, e.g. r, v, p (linear momentum), E (electrical field)

where 
pi+ V pi=-V
that's to say, when we flip the world, they flip their directions also.

One amazingly interesting thing is that, if we compress our world into 2 Dimension, what we got is:

3D Real Vectors-> 2D Real Vectors
3D Pseudo Vectors-> Scalars!

It's intriging that Peusovectors would become scalars. Perhaps the best way of imaging this is to think of a CURL operation matrix and remove the uppermost row, that contains all the vector bases, since it has to be 2 by 2 matrix and we can't remove anything from rows that have 2D coordinates. Then the result is ostensibly :
B=dAy/dx-dAx/dy,  a scalar
similarly
L=rxpy-rypx 
(Discussion reference: http://bohr.physics.berkeley.edu/classes/221/1011/hws/hw25.pdf)

Saturday, April 2, 2011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呢?我想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但有那么一点,大家似乎都达成了共识:生命中重要的事,是分段的,是隔着一会儿,来一次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绝对不可能是连着来的:每来一次,我们都如临大敌,倘若连续,我们岂不是已经累死?
生命中的事,譬如读书,譬如工作,譬如婚姻,最重要的那部分,都是隔开来。拣我熟悉的说,读书,有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大学都研究生;即便是拿后2者,我还没怎么经历的来说,工作,有找实习,有拿OFFER,不同阶段之分;婚姻,也有结婚,生子等最重要的时刻。在这些生命中最为耀眼,最具有决定性的时刻之间,我们平常的生活,显得那么平凡和微不足道起来。
他们的微不足道已经到了如此一般的地步,好像我们平日的努力,若不是为了这些重要的时刻,他们就显得毫无意义,浪费了时间。
我们姑且承认了这一点吧。假设他们是正确的。小学的6年,就应当为初中考试做准备。这逻辑是多么的简单啊:考上了一个好初中,和没有考上一个好初中,他们的差别是天壤之别的。一旦有了一个好初中,你才更可能考上一个好高中;而且一旦有了好初中这个名声,你实际学习的怎么样,在下一次重大事件之前,恐怕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些重要的事情一旦达成,能给人们免费享受的时间红利:找一个好老婆,一辈子轻松;考上一个好大学,一辈子轻松。无怪乎,他们成为我们生命中,最最重要的那些事情了啊。
然而什么是一个好老婆,什么是一个好大学,这些都是有公认的,也毋须我们再行判断。做成这些重要的事情,又都有各自独到的门路,考试,有考试的门路;实习,有找实习的门路;面试,有面试的门路;陶瓷,也有陶瓷的门路。甚至发文章,也有发文章的门路:虽然它稍显得复杂。为了这些门路,为了这些最重要事情的结果,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丢失了多少宝贵的东西啊,哪怕有时候,这其中还包括了原则。但我们不担心,因为读书,结婚,难道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么?为了最重要的事,没有什么我们舍弃不下。
但麻烦之处在于,这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又常常喜欢给我们这些最看重他们的人,开许多玩笑。多少时候,你潜心钻研,花费数年光阴准备的一件重要的事,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偶然”而功亏一篑。高考的偶然,婚姻的偶然 ,实习的偶然,保研的偶然。虽然你尽心数年迎战,但事情发生的本身,就有那么多不确定的因素,哪怕他是“最重要的事”,偶然还是不可避免。更何况这些最重要的事,只是你生活中孤立的那么几个点,并不是每天都见到的连续,他们各自发生偶然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不论我们如何解释,事实是,这些偶然的玩笑,给那些最重要的事虔诚的信仰者们,却带来了灭顶之灾。
一个10年苦读,成绩优异,却在考试当天因1分之差,高考落榜的人;一个实验尽心努力,成果丰厚,却因为项目原因,申请不到理想学校的人。一个有房有车,但所爱却早一天名花有主的人。好吧,一个白手起家,老实敦厚,拼死卖命,所创企业却因为经济政策而轰然倒塌的人。你们还会相信,这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么?
到底是将这离散的几件事看作最重要,还是看重漫漫长流的生命本身,我想,还是要让君自己来选择。

终极定理


看过的请跳到最后一行。另外祝贺王天鹤大哥进驻STANFORD~
自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后,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就没有多大进展。不同学派时常提出新的理论和见解,但因为实验条件所限,都在无止境的争论中沦为哲学。这样僵持局面持续了500多年。直到最后,科学家终于在靠近太阳系轨道的外太空发现一艘“人造飞行器”。
“看那,那是外星生命的飞船”
这艘飞船的造型奇特,一看就不是地球智慧的产物。人类为此发射了一颗最新制造的探测器,花了2周才抵达。
探测器抵达后,地球上的科学家们聚集在宇航中心的监视器前,一起来见证在这艘飞行器上的新发现。
探测器报告,飞行器上有一块未知的合金铭文。飞行器已经满戴伤痕,看起来经历了不少撞击。但飞行器还有燃料,这块铭文也依旧如新。
从他的轨迹来看,这应该是有意发往地球这边来的。
科学家们不禁兴奋。他们没有想到,第一次和地外文明的接触,竟然就在今天。
-----
监视器上传回了几张断断续续的图像。那是机器人给铭文拍的照。铭文上写满了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符号,还有一些艰深难懂的图案。宇航中心请来了最具盛名的数学家,几何学家,物理学家,甚至语言学家,问他们破译之法。数学家和几何学家分析了几行,表示这很可能是宇宙空间维度的计算公式;物理学家看过剩下的几行,说我似乎看到了引力场曲率方程,难道这张铭文上,外星人即将揭示的是宇宙的终极理论?科学家们议论纷纷,但毫无疑问的是,大家普遍认为,一个全新的物理时代即将开始。
语言学家并未看懂这些片段。但他仔细研究后发现,这一页长长400多行字,姑且能称之为字的话,似乎仅包含了一句简单的话。这1万多个符号中包含了很多形似的冗余片段,看起来像是是为了保证部分缺损的情况下,信息也能准确传达所作的设计。这有点像一张符号全息图。
这会不会是一段和质能方程一样简洁的终极公式呢?物理学家猜测。数序家说:这也可能是一些基本张量和几何空间的定义集合。
----
接下来的3年零6个月,全世界都陷入紧张的破译工作之中。往往有非常振奋人心的想法,随后又被驳倒。随着可能性的不断排除,人们对破译工作逐渐感到失望。这不是几何定义,不是张量,不是物理方程,不是维度不是引力不是大统一理论,没有黑洞也没有大爆炸,这会是什么呢?
当一位印度的语言学家把他的破译结果提交给宇航院时,科学家们都将信将疑。或许,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物理公式呢?语言学家说:
前面是关于主谓宾语的定义

我们死了,你们要继续活着

一时间,大家寂静无声


(鉴于大家都没看懂,我直白说了吧:宇宙最终极的定理,就是文明的传承;当然即便是这一点也是需要继续拓展的)